民宿市場管理不能有盲區
途家民宿數據顯示,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國內旅客出游意愿強烈,平臺近八成目的地民宿預訂量實現增長。與往年相比,今年民宿熱點分布更均衡,沒有冷門城市,傳統熱門目的地和縣城民宿一起火了。
不過,民宿行業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,也暴露出一些管理、安全等方面的問題,引發不少消費者吐槽。近日,在某知名投訴平臺上,一位名叫小曾(化名)的用戶講述了他的遭遇:因工作需要,他提前3個月訂了福州某民宿,出發前接到民宿老板電話,稱“不做這行了”,要求其主動取消訂單。但小曾查看訂單狀態,卻發現這家民宿還在營業,只是房價已翻倍。他一打聽才知道,原來近期某明星要在福州開演唱會,有大量歌迷涌來,導致客房緊張。小曾懷疑他被“惡意砍單”。
砍單毀約、隨意漲價,只是民宿亂象冰山一角。在“黑貓投訴”搜索某在線平臺民宿,出現了8600多條投訴。投訴的問題集中在“預訂后無法入住,退改不便”“虛假宣傳,貨不對板”“衛生狀況堪憂,潛藏安全隱患”等方面。
根據2017年版《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》,民宿是指利用當地閑置資源,民宿主人參與接待,為游客提供體驗當地自然、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設施。近年來,消費者對民宿的關注度不斷上升,民宿逐漸成為熱門的旅行住宿方式。數據顯示,2023年,我國民宿行業市場規模已經突破1000億元,這一數字比上年增長了近30%。預計民宿業的市場規模在未來將持續擴大,到2025年有望達到2000億元。
不過,任何新興行業市場在發展初期都會遭遇“成長的煩惱”,民宿作為一種新型業態,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同樣會伴生一些亂象。為規范民宿行業發展,2019年,文化和旅游部發布《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》行業標準。2023年2月1日起,國家標準《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等級劃分》正式實施。業內人士認為,這些規定為民宿經營者提供了參照依據。但由于民宿是非標準化住宿,具有房源分散化、經營主體多元化、服務個性化、依賴互聯網營銷等特點,導致一些痛點長期存在。
目前看,在對民宿市場的管理上,還存在盲區。業內人士表示,民宿管理涉及文旅、住建、消防等多個部門,由于缺少牽頭單位,難以形成合力。一般情況下,各職能部門只會對納入自身統計的民宿進行主動監管,未納入統計的還處于監管空白地帶。一家調研機構調研發現,某地文旅部門統計納入管理的旅游民宿為2700余家,而當地公安部門統計的民宿則不少于1.2萬家。如此大的數據差,反映了當地對民宿管理并不到位。
為加強民宿市場管理,國內多地已明確要求,開辦民宿需辦理營業執照、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、食品經營許可證等證照。但一些間歇性營業的民宿在證照不全的情況下攬客,偷摸著做生意。有民宿經營者透露,并不是所有網站、平臺都需要提供營業執照,有的平臺進入門檻低,注冊成為商家、發布房源比較方便,審核很容易通過。
由此看來,要治理民宿市場亂象,促進民宿行業高質量發展,必須堅持問題導向,探索建立多元共治的有效機制。一方面,針對民宿領域存在的監管主體不明、管轄爭議、覆蓋面不夠、維權困難等問題,加強立法調研,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,為促進民宿行業健康發展奠定法律基礎;另一方面,明確各相關部門責任,整合公安、消防、文旅、環保、市場監管、衛生等部門執法力量,建立統一的市場監管體系,嚴格執行民宿行業標準,對不符合標準的要限期整改,杜絕無證經營、違規經營行為。同時,把好準入關,建立經營主體備案登記制度,完善征信機制和黑名單制度,讓民宿經營交易雙方可以根據累計評價和信用評級來進行雙向選擇,確保市場準入公開、透明。
途家民宿數據顯示,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國內旅客出游意愿強烈,平臺近八成目的地民宿預訂量實現增長。與往年相比,今年民宿熱點分布更均衡,沒有冷門城市,傳統熱門目的地和縣城民宿一起火了。
不過,民宿行業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,也暴露出一些管理、安全等方面的問題,引發不少消費者吐槽。近日,在某知名投訴平臺上,一位名叫小曾(化名)的用戶講述了他的遭遇:因工作需要,他提前3個月訂了福州某民宿,出發前接到民宿老板電話,稱“不做這行了”,要求其主動取消訂單。但小曾查看訂單狀態,卻發現這家民宿還在營業,只是房價已翻倍。他一打聽才知道,原來近期某明星要在福州開演唱會,有大量歌迷涌來,導致客房緊張。小曾懷疑他被“惡意砍單”。
砍單毀約、隨意漲價,只是民宿亂象冰山一角。在“黑貓投訴”搜索某在線平臺民宿,出現了8600多條投訴。投訴的問題集中在“預訂后無法入住,退改不便”“虛假宣傳,貨不對板”“衛生狀況堪憂,潛藏安全隱患”等方面。
根據2017年版《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》,民宿是指利用當地閑置資源,民宿主人參與接待,為游客提供體驗當地自然、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設施。近年來,消費者對民宿的關注度不斷上升,民宿逐漸成為熱門的旅行住宿方式。數據顯示,2023年,我國民宿行業市場規模已經突破1000億元,這一數字比上年增長了近30%。預計民宿業的市場規模在未來將持續擴大,到2025年有望達到2000億元。
不過,任何新興行業市場在發展初期都會遭遇“成長的煩惱”,民宿作為一種新型業態,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同樣會伴生一些亂象。為規范民宿行業發展,2019年,文化和旅游部發布《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》行業標準。2023年2月1日起,國家標準《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等級劃分》正式實施。業內人士認為,這些規定為民宿經營者提供了參照依據。但由于民宿是非標準化住宿,具有房源分散化、經營主體多元化、服務個性化、依賴互聯網營銷等特點,導致一些痛點長期存在。
目前看,在對民宿市場的管理上,還存在盲區。業內人士表示,民宿管理涉及文旅、住建、消防等多個部門,由于缺少牽頭單位,難以形成合力。一般情況下,各職能部門只會對納入自身統計的民宿進行主動監管,未納入統計的還處于監管空白地帶。一家調研機構調研發現,某地文旅部門統計納入管理的旅游民宿為2700余家,而當地公安部門統計的民宿則不少于1.2萬家。如此大的數據差,反映了當地對民宿管理并不到位。
為加強民宿市場管理,國內多地已明確要求,開辦民宿需辦理營業執照、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、食品經營許可證等證照。但一些間歇性營業的民宿在證照不全的情況下攬客,偷摸著做生意。有民宿經營者透露,并不是所有網站、平臺都需要提供營業執照,有的平臺進入門檻低,注冊成為商家、發布房源比較方便,審核很容易通過。
由此看來,要治理民宿市場亂象,促進民宿行業高質量發展,必須堅持問題導向,探索建立多元共治的有效機制。一方面,針對民宿領域存在的監管主體不明、管轄爭議、覆蓋面不夠、維權困難等問題,加強立法調研,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,為促進民宿行業健康發展奠定法律基礎;另一方面,明確各相關部門責任,整合公安、消防、文旅、環保、市場監管、衛生等部門執法力量,建立統一的市場監管體系,嚴格執行民宿行業標準,對不符合標準的要限期整改,杜絕無證經營、違規經營行為。同時,把好準入關,建立經營主體備案登記制度,完善征信機制和黑名單制度,讓民宿經營交易雙方可以根據累計評價和信用評級來進行雙向選擇,確保市場準入公開、透明。
- APP自動續費陷阱多 消費者警惕繳納“記憶稅”(2024-11-12)
-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消費提示:當心國產水果披上“洋外衣”(2024-10-23)
- “華佗回春寶典”傍名醫宣傳功效(2024-09-04)
- 山東21批次食品不合格 涉及酒鬼花生、蜜三刀等(2024-08-23)
- 上海市消保委測評寵物零食:寵德萊等4款自制寵物零食細菌超標(2024-08-23)